The Home of Christ Church In West San Jose
2003-05-18

講員:李群傳道
信息:福祐人生(五)─憐恤人的人有福了
經文:太5:7


  八福可謂是福音的總綱,是信徒信仰的基本要道。其中的基本思想以及反映的生命內涵,在我們的信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。說其重要,不僅僅是因為這些話都是主親自宣講的,同時也反映出神愛世人的本質。此段經文意義非凡,內容浩瀚。雖然沒有提及"愛"這樣的字,但"神是愛"主軸卻自始至終貫穿整個教訓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5:7宣告:憐恤人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此福在"福論"的中心(實乃九福也)。九福以"貧窮的人有福了"為首,以"憐恤"為中心。如此安排,意義深刻。

  什麼是"憐恤人的人"?憐恤的基本意義如何?與一般人所認為的可憐同情有何區別?有此品德之人如何有福,有何福?我們不妨從三方面來思想:

憐恤是人的生命品德
  希伯來書2:17中描繪基督乃是"慈悲"忠信的大祭司。那裡的"慈悲"一詞,在原文中與太5:7的用法一樣,但意義更能反映出"憐恤"一詞所包含的思想。

  1. 儒家的惻隱心:這種思想類似於儒家所強調的"惻隱之心"(孟子)。 "惻隱之心"為四端心之首(惻隱,羞惡,辭讓,是非),由四端心發揚出四德(仁義禮智)。基本思想就是對別人有"不忍人之心",對人有關注有同情。人無惻隱心,"仁道"就無法實現。即便是自稱看破人生的老子,所提人生三寶中(曰慈,曰儉,曰不為天下先),也列慈心為首。雖然儒家或是道家或是其他家都提倡"慈悲心",但只能當作一個理想,真所謂"立志為善由得我,行出來由不得我"。縱橫古今,中國的歷史、文化、人群中看不見真"慈悲",所看見的乃是人性的醜陋,罪惡。主耶穌宣告說"人無良善"(可10:8),一語道破人的本質,保羅更提出"世人都犯了罪"的事實,說明人雖有"人間善道"卻不能行出來的根本原因,在於人的罪性。
  2. 有真憐恤真慈悲的途徑:信靠主。聖經反覆的宣告說"耶和華有憐恤有恩典"(出34:6-7,賽54:10,詩103:8),道出惟有神才有真憐恤的真理。人信靠主耶穌,有了屬靈的生命,就能被"天道"充滿,才能真正擁有"慈悲的心(路1:50, 羅9:23, 弗2:4,提前1:16,雅3:17)"。
憐恤需要生命的行動
  1. 憐恤是需要行動的:憐恤作為生命總的情感,它的發生是剎那間的,不是經過理性思考,也不是通過利益權衡的。憐恤的心與憐恤的行動是真憐恤的互動。真正的憐恤,是不求自己的益處,並付出行動。舊約路得記所記載的故事之所以令人感動,最重要的是其中所散發的"憐恤"美德的光芒,其中的關鍵在於"耶和華神"(得1:16)。
  2. 主說"我喜愛憐恤,不喜愛祭祀"(太9:13,12:7),說明蒙神祝福的本質不在於外在的儀式,而在於人內在的品質與對神的態度。主耶穌是大有憐恤的榜樣(可1:40-45,約8:3ff),祂在十字架上受刑時還憐恤人(路23:43),祂要求跟隨祂的信徒也當有"憐恤"的美德(太18:33, 約13:14)。憐恤是包容,是赦免,是恩慈,是一切行動的首先,是對人祝福的開端。
憐恤需要生命的擴展
  1. 憐恤是需要擴展的,由己推人: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信徒不但對親人、朋友、主裡的肢體有憐恤的心,也當對外面還未信主的人有憐恤的心(腓2:1;箴言19:17),向人傳福音, 使人同得福音的好處(林前9:23)。
  2. 憐恤人由物之層面擴展到全人的關懷(靈性等層面):好撒瑪利亞人的見證,見證出"憐恤"的真意(路10:33ff)。並且憐恤人的,也是為要免去將來不憐恤的審判(雅2:13)。


  講臺信息匯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