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聖經》中的才德婦女
劉育堂
《聖經》是一部很特別的書,它講述上帝的大能、大愛與其奇妙的作為,《聖經》同時也記載了許多傑出的人物和他(她)們感人的故事,我們不單看到像挪亞、亞伯拉罕、約瑟、大衛和但以理這些神喜悅的英雄式人物,也看到不少令後人敬仰的婦女們,這些婦女中,有低微的妓女、有貧窮的寡婦、有高貴的王后,然而她們各自表現出的對神的敬畏、對人的愛心、以及智慧和勇氣,同樣值得稱頌和效倣。這裡舉出其中幾位,讓大家看她們的品行是何等令人欽佩,她們是:〈1〉隱藏以色列探子的妓女喇合
(書二
1~21);〈2〉智勸大衛的亞比該
(撒上二十五
14~37);〈3〉服侍亡夫母親的路得《路得記》;〈4〉智鬥惡相的以斯帖《以斯帖記》。以下就分別闡述喇合,亞比該,路得和以斯帖,和她們表現出才德婦女的各方面。
一‧ 喇合敬畏神隱藏探子
首先,我們來看約書亞記中記載的妓女喇合。為何妓女這種讓許多人看不起、常與罪聯繫在一起的人也可稱得上才德婦女?因為她敬畏神。約書亞記記載她所住的耶利哥城是上帝命定要交出去給以色列人的(書二9),她知道只有遵照神的旨意行,才是生的希望,而不是同其他耶利哥城的人一樣消亡,因此,當兩位以色列的探子進到她家時,
她沒有將他倆交出去給當地的官兵,
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將他們隱藏起來。當耶利哥官兵來盤問時,她機智回答,引開官兵,後又幫助兩位探子出城。正是在關鍵的一刻,喇合選擇了站在與神同在的人們一邊,並且用行動幫助他們,她及其一家因此得平安。在當今世代,我們是否有時也身陷“耶利哥城”,即那些犯罪之地,是神要交出去的?如果是這樣,很多人或是對周圍的人懼怕,或是不好意思得罪人而選擇一同沉淪。前幾年,Enron 公司醜聞中,許多高級管理人員受到牽連,只有其中三位婦女主管站出來揭發公司醜行,她們的行為,難道不是與喇合異曲同工嗎?當然要站出來和罪惡劃清,投向光明是有風險,甚至有危險,這種情形下我們要學習喇合的清醒和果斷。
二‧
路德服侍婆婆拾麥穗
《路得記》講述的是孝敬亡夫母親(婆婆)如自己親母般的寡婦路得。據載,以色列人拿俄米與丈夫及兩兒子在摩押地寄居,兩兒子分別娶摩押女子為妻(路得即其中之一)。然而不幸臨到這家,拿俄米的丈夫和兩兒子都先後死去。俗話說人有三大不幸,“老年失子”即其一。這時年邁的拿俄米何等淒苦,家中無男勞力,生活無依靠,只好回到以色列。
作為年輕就成寡婦的摩押人,
路得或者可選擇離開婆婆,回到娘家,留在自己的家鄉(如其嫂嫂的選擇);或者離開家鄉跟隨婆婆到陌生的以色列去開始新的生活。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,而不願繼續服侍年邁的婆婆,還要離鄉背井。是什麼讓路得義無反顧呢?是對婆婆的愛心,讓她甘心情願隨侍拿俄米。當拿俄米勸她回娘家時,
路得回答說:“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,
你往哪裡去,我也往哪裡,你在哪裡住宿,我也在哪裡住宿,你的國就是我的國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,你在哪裡死,我也在哪裡死…”這幾句肺腑之言,多麼至誠至愛,令人難以相信是對婆婆說的。
當路得和她婆婆到了以色列,她們一無所有,一切從零開始,路得沒有抱怨,主動到人家田裡去拾麥穗。這舉動相當於難民乞討,要忍受別人的鄙視和不歡迎,若無對婆婆的孝心,誰能放下自己的尊嚴
,
做如此低微的事呢?路得孝敬婆婆的感人事跡,在當地受到人們的稱讚,她也受到神的祝福。後來她和波阿斯組成新家庭,過上幸福的生活。她對婆婆的至孝至愛,為我們每個人樹立了好榜樣。當我們的父母年邁之時,
或是體弱有病,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,作為子女或媳婦的,是選擇離開不管呢?還是不離不棄,路得的作為已清楚給了我們正確的選擇。
三‧
亞比該巧言勸喻大衛
下一位才德的婦女是亞比該,她以其智慧的言語勸阻怒火中燒的大衛,使一家人免遭血洗之災。
據《撒母耳上》二十五章記載,亞比該是迦密大富人家拿八的妻子。拿八為人剛愎愚頑。
那時大衛為躲避掃羅王的追殺,逃到迦密附近巴蘭的曠野,大衛及跟隨他的幾百人度日艱難,但他們並沒有恃武力搶奪拿八的羊隻或財物,相反,他們卻時常保護拿八的羊隻免被搶劫。在拿八剪羊毛的日子,也即是收成的日子,大衛派手下去請求拿八幫忙─“隨手取點賜與僕人
、和你兒子大衛。”昔日“殺敵萬萬”的英雄,落到如此淒涼的地步,要伸手求人施捨,還自稱是“你兒子”,實在令人可憐可歎。沒想到拿八非但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,還口出惡言,
諷刺大衛是“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…”,大衛得知後自然是極其憤怒,準備帶二百人血洗拿八一家。
在一家面臨血光之災的危急之際,亞比該沒有驚慌失措,沒有逃走或坐以待斃,而是當機力斷,迅速行動,冒險去見大衛。她帶上豐富的食物及禮品,去迎見大衛。一見到大衛,立即送上禮物,並叩拜道歉。她的才德體現在有見地、中肯又有說服力的一席話。以下略為分析:
亞比該在送禮,賠罪後,即說:“耶和華既然阻止你親手報仇、取流血的罪…”這話語中點明報仇是取流人血的罪,是神不喜悅的。這話說在敬畏神的大衛心裡,極有儆醒效果。又說“求你將婢女送來的禮物、給跟隨你的僕人…。”而非說“我送你你要的東西…”語氣謙卑,又帶尊重有禮。聽到這裡,大衛的怒氣估計已消了大半。
亞比該沒有到此停住,而是用理解的心去安慰奔走逃亡的大衛,她說:“雖有人起來追逼你、尋索你的性命、你的性命卻在耶和華你的神那裡蒙保護、如包裹寶器一樣…”更進一步她勸喻大衛,
指出今日不流無辜人的血,將來不至覺得良心有虧欠。暗指如大衛流人血,即是取罪,將來必然良心上會覺得有虧欠不安。最後,她預言大衛必作以色列的王,對一個仍在荒野逃命之人,聽到如此鼓勵和安慰,當然是無比欣慰。大衛由衷地說出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,也讚賞亞比該的見識和口才。
亞比該的一席話雖不很長,卻包含了四層意思:〈1〉賠罪、道歉〈2〉安慰〈3〉勸喻〈4〉鼓勵。她言語中肯,善解人心,絲絲入扣,真可比諸葛亮舌戰群儒之氣度。她的智慧不僅化解了一場危機,還贏得了大衛的心,她後來也成了大衛的妻子。
四‧以斯帖設宴伏奸臣
以上談到亞比該以卓越的見識和口才救了一家人的性命,這裡我們來看一位更為傑出的婦女─以斯帖。她的大勇大智拯救了整個民族免於殺戮之禍。《以斯帖》記述了神借助以斯帖及其養父末底改智鬥奸臣哈曼,救了所有在波斯帝國的猶太人免於殺戮。詳情不再重述,請參看《以斯帖記》。這裡只著重闡析以斯帖的勇氣和智慧。
首先看看以斯帖的勇氣。當時她雖然貴為王后,但是已經三十日沒有蒙王之召,也即是說她不是特別受到王的寵愛。哈曼因為末底改不跪拜他而因怒生恨,要求王將所有的猶太人滅絕,可見哈曼是多麼專橫和殘酷。他的無理要求竟得到王的許可,也
就是說王命已經發出,要救猶太人免於殺戮,就要請求王收回這一不合理的要求。以斯帖的對手又不是一般的人,而是權傾朝野的當朝宰相。但是以斯帖並沒有退卻、沒有置之不理,而是冒殺頭之危險,違例進入內院晉見王。按當時的法例,如無王的召見,擅自入內院見王的,除非王特別開恩,必被治死。可見她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,沒有驚人的勇氣和膽識,怎敢做此非常之舉。她“…我若死就死吧!”的感言就是她的壯志豪言。我們面臨自己的禍害將至時,或者會拼命一博,但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去救同胞,那就不光有勇氣,更要有愛同胞的心才會願意冒險。
令人敬佩的是,以斯帖不僅有勇氣,更有智慧。當她見到王時,王特別開恩,說“…你要什麼?你求什麼?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。”這時她沒有一時高興立即提出自己真正所求的,只是請國王帶宰相哈曼赴她的筵席。
在第二天筵席上仍未說出來,直等到第三天再次宴請國王及哈曼時,也即是王第三次問起時,她才說出心裡真正的懇求─即保住本族同胞的性命。
以斯帖的智慧在於她沒有在第一次王問起時說出,因為那時在大庭廣眾之下,必有哈曼眾多同黨在旁邊可幫哈曼解圍。在自己的筵席上說出,哈曼孤身一人,而且在第三次時,哈曼心理上沒有太多防備,就達到了突然襲擊的奇效。對國王而言,以斯帖的請求是在他再三追問下道出。更是鄭重其事,不答應更於情不允,所以王沒有立即拒絕,即使這意味著更改王命。
另外我們除了看到以斯帖的智慧之外,也看到神的奇妙作為。神讓國王“適時”地發現末底改救駕避災的功績,
恰巧哈曼計劃掛這位有功之人於木架上。這樣哈曼在國王眼中印象立即改變。
哈曼又在心理上沒有防備以斯帖的突然告奏,
顯得驚慌失措,行為失禮。他因此一舉被制伏,自己搬起的石頭砸了自己的腳。
以斯帖一番話、二筵席,看似平凡,卻包含了不平凡的勇氣和策略,我們當學習她大智大勇,也應稱頌神拯救的大恩,竟然奇妙地通過一位年輕的婦女而成就。
箴言說:“才德的婦女,誰能得著呢?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。”以上四位婦女的愛心、品德、勇氣、智慧,真是我們所有人都要效倣的榜樣。
|